(原文發表于5月28日,作者為CBS體育的Sam Quinn,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步行者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們是一支以哈利伯頓的轉換進攻天賦和出色陣容深度為基礎的跑轟型球隊,每位球員都以某種關鍵方式為這種風格做出貢獻。步行者的陣容深度讓每個人都能保持充沛體力,以對手難以匹敵的節奏作戰。幾乎所有球員在控球、投籃和防守方面都達到了基準水平,不僅限制了自身弱點,還能在發現任何錯位時予以懲罰??梢哉f目前在東決3比1領先尼克斯的步行者,擁有鮮明的球隊特質。
這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季后賽已進入分區決賽階段,通常需要明確的球隊特質才能走到這一步。對于雷霆而言,他們的制勝法寶是密不透風的防守,一切都源于制造失誤的能力。森林狼則依靠體型與運動能力,他們既要在防守端筑起禁飛區,又要讓愛德華茲在進攻端撕裂防線。這些球隊的核心理念簡明扼要,雖不完美,但你能清晰把握他們的建隊理論。
但尼克斯的特質是什么?這是個復雜的問題。一年前答案還很簡單,當時他們是聯盟籃板球最佳的球隊和前十的防守強隊,完美符合錫伯杜教練的執教風格,憑借堅韌與球商克服傷病困擾贏球。
若尋找轉折點,需回溯到去年自由球員市場開啟時。哈爾滕施泰因本是尼克斯上賽季的核心人物,既為錫伯杜教練提供所需的護筐能力,又成為進攻端的關鍵紐帶。無論布倫森如何持球,哈爾滕施泰因的傳球總能激活隊友;他的掩護本身就是重要進攻武器,場均通過掩護助攻得到8.3分;他的輕巧拋投更是破解進攻僵局的利器。然而新版勞資協議嚴重限制了尼克斯的報價能力,迫使他轉投雷霆。
尼克斯交易來唐斯的部分原因是為了重塑自我。失去哈爾滕施泰因后他們無法延續舊有風格,索性另辟蹊徑。這支以唐斯為中鋒的新陣容本應成為進攻利器,唐斯與布倫森的擋拆配合理論上無人能擋,球隊本該化身為五外戰術的恐怖存在。但這些設想都未能實現:對手用側翼防守唐斯、中鋒放空哈特的策略就破解了擋拆;被寄予厚望的首發五虎雖是聯盟出場時間最長的組合,但每百回合凈勝分僅有可憐的3.3分。
防守端的平庸比進攻更致命。賽季初尼克斯就預見到防守會是軟肋,他們的控衛和中鋒本就是對手重點打擊對象。之所以用五個首輪簽交易來米卡爾-布里奇斯,正是想用頂級側翼為這兩個防守弱點補位。這位2022年效力太陽時期獲得最佳防守球員票選第二名的球員,在尼克斯的表現……或許勉強超出平均水準?哈利伯頓系列賽G4的大爆發堪稱諷刺:即便坐擁布里奇斯和阿努諾比,尼克斯投入海量資源打造的持球防守體系,依然對那位阻擋他們晉級總決賽的明星控衛束手無策。
整個系列賽中,錫伯杜教練都在拼命尋找可以依靠的支點。他在系列賽G3調整首發陣容實屬必要,但放在其執教生涯的背景下卻顯得突兀,歷史上沒有哪位教練比他更依賴少數核心球員。肯尼-史密斯在TNT解說第三場比賽時調侃道:“錫伯杜教練在棒球比賽里都不會派9人上場?!?/strong>然而系列賽G4錫伯杜教練竟啟用了十人輪換:一周前還被雪藏的德朗-賴特和沙梅特,卻在生死攸關的第四節獲得出場時間,這些舉動完全背離了他一貫的執教風格。
尼克斯被迫采用的換防策略同樣不符合錫伯杜教練的常規戰術。面對哈利伯頓這樣的傳球大師,包夾無異于自殺;而錫伯杜教練慣用的沉退防守,又會被步行者的精英射手群射穿。但換防體系依賴溝通默契與防守本能,需要整個賽季培養的肌肉記憶,這正是當前尼克斯所欠缺的,而他們也沒有其他基礎防守方案能應對這輪系列賽。
整輪系列賽的大部分時間里,尼克斯都被迫跟隨步行者的節奏。這在系列賽G4上半場體現得尤為明顯:即便尼克斯進球后,步行者也能立即發動閃電反擊把比賽變成田徑賽。尼克斯球員咬鉤應戰,結果首節就被步行者轟下43分。只有當哈利伯頓下場時,尼克斯才能稍緩步行者的攻勢。在這輪對決中,尼克斯幾乎從未真正掌握過比賽的主導權。
那么尼克斯理想中的比賽劇本究竟是什么?難道只是緊咬比分,然后指望布倫森的單打英雄球終結比賽?布倫森在系列賽G4確實完成了進攻端的任務,他瘋狂制造罰球機會,整支尼克斯都是如此。但他們的半場進攻太過依賴裁判哨聲,太多回合都以勉強出手的中距離跳投草草收場。
米卡爾-布里奇斯的表現尤其不穩定,整個季后賽他始終處于“暴走或隱身”的兩極模式:上半場投籃命中率38.4%、三分命中率24.3%。當他下半場手感回暖時尼克斯往往能取勝,反之則敗局居多。這是否源于他在尼克斯單打為主的進攻體系中難以找到節奏?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尼克斯季后賽場均傳球數比步行者少了約70次。
尼克斯無需成為步行者的翻版,他們需要做最好的自己。但令人不安的是,直到五月下旬他們仍未找到最佳形態。米切爾-羅賓遜的常規賽傷病曾阻礙雙塔陣容的磨合,如今這套打法至少幫助他們重拾籃板球統治力。但相比步行者的速度,這套陣容顯得過于遲緩,且米切爾-羅賓遜與布倫森的擋拆配合遠不如往日犀利。若轉向唐斯交易時設想的五外陣容呢?這意味著要用麥克布萊德頂替哈特首發,但季后賽至今尼克斯僅用這套陣容打了16個回合。
此刻的尼克斯究竟還有什么可靠倚仗?他們是否還保有某項無可爭議的頂級特質?盡管布倫森個人造犯規能力出眾,但球隊常規賽罰球率僅排聯盟第24,三分出手頻率更是跌至第28。尼克斯顯然不是以傳球見長的進攻體系,而季后賽內線得分也顯著下滑。防守端更是陷入怪圈:根據Cleaning the Glass網站的數據,當唐斯與布倫森同時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失分高達117.3分;若撤下唐斯,“布倫森+防守陣容”能將失分控制在112分;反之若保留唐斯換下布倫森,失分竟能驟降至97.8分。
這正是令人擔憂之處。尼克斯確實集結了令人艷羨的天賦陣容,這份天賦足以支撐他們闖入東決。但大量證據表明,這些球員并未如預期般產生化學反應,整體表現反而弱于個體實力之和。究竟該通過頂級執教能力還是陣容微調來解決?這將成為休賽期的核心課題。
眼下尼克斯必須繼續尋找答案,而且必須盡快找到,畢竟步行者早在一年前就已確立了自己的制勝之道。
原文:Sam Quinn
編譯:李太白